热浪裹挟着潮湿的空气,钻进株洲市荷塘区一个个深邃的人防工程。连日来,逼近40℃的高温炙烤着大地,而在地表之下,荷塘区国防动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们,正挥汗如雨,一寸寸“扫描”着这些守护城市安全的“地下长城”,只为确保它们在关键时刻能真正成为生命的“避风港”。
给“地下长城”做深度体检
推开沉重的防护门,一股混合着尘土和油漆的闷热空气扑面而来。队员们的手电光柱刺破昏暗,如同敏锐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角落。
生命“脉络”通不通?给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无阻?电气开关、线路有无老化破损?指示灯是否能在黑暗中指明方向?
逃生“通道”畅不畅?出入口、通风口有没有被杂物堵塞?标识标牌是否清晰可见,关键时刻能指引方向?
日常“保养”到不到位?维管单位有没有尽责?台账是否清晰?制度是否健全?平战转换方案是否切实可行?队员们一边查,一边问,一边记。
“火眼金睛”找问题,“现场课堂”促整改
“这里的阀门有些卡滞,需要润滑保养!”“这个过滤吸收器密封条老化,必须更换!”队员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回响。发现问题,绝不拖沓——一张张清晰的整改通知书立即开出,25份沉甸甸的“限期整改令”,是他们对安全的承诺。队员们边检查,边当起“老师傅”,现场指着设备,向维管人员讲解国防人防知识、法律法规要求,手把手传授维护保养技能。“不仅要查出问题,更要教会他们怎么防、怎么改!”一位队员说道。
进展与决心
汗水没有白流。目前,荷塘区的人防工程“体检”已过大半。初步结果令人稍感欣慰:大部分工程的“筋骨”还算硬朗,“内脏”功能基本完好,但也存在一些“老毛病”。下一步,荷塘区国防动员办将继续“啃”下普查“硬骨头”,保质保量完成剩余普查任务,不遗漏任何一处;给维管人员“充电”,组织更专业的培训,让“守护者”们懂技术、会维护、强责任。让“人防”走进千万家,通过社区宣传栏、线上公众号、生动的主题活动等,用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的方式,讲好人防故事,传播国防知识。目标只有一个:让“人人关心国防、支持人防、维护安全”的种子,在荷塘区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