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如磐,责任在肩。人防专业队伍肩负着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神圣使命。他们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新的威胁和挑战层出不穷。要想在未来的战争和应急救援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不断提升人防专业队伍的技战素养。
一、强化思想教育,筑牢信仰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才能激发队员们的内在动力和战斗精神。新时代人防训练必须针对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斗争和城市应急救援的特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贯彻真抓实备的思想,落实真抓实备要求,加速人民防空训练水平的整体跃升。要贯彻真抓实备的思想,紧紧围绕未来城市防空袭作战需要,进一步增强人防训练的针对性,扎实提高实战水平。要通过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人防教育,让队员们充分认识到人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队员们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二、突出专业技术,夯实能力之基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是关键。要根据人防专业队伍的不同特点和任务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模拟演练、实战化训练等方式,让队员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要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培训,让队员们及时掌握先进的防空防灾技术和手段,提高人防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按照既有利于生产、工作又有利于训练的原则,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训练计划,严格《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训练大纲》规定训练课目时间、内容、方法、质量“四落实”。并广泛采取在职训练、集中训练与综合训练方式方法,定期组织人民防空机关综合训练,积极开展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业务培训。每年组织相关干部和骨干进行整训,重点提高战时组织指挥和解决技战术难点的能力,把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同业务骨干培训、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力求实现一次训练,得到双重收获。
三、加强特情处置,打好应急之基强化实战演练,检验和提高实战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战演练是锤炼人防专业队伍技战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实战化的要求,组织开展大规模、高强度的实战演练,模拟各种复杂的战争场景和突发公共事件,检验和评估人防专业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等。要通过实战演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提高人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合各单位正常生产工作忙、协调难度大、需要保障经费数目较大的实际,采取小范围集中和部分单位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拉动点验活动。结合警报试鸣、重要纪念日活动等,有针对性的组织社区、学校、重要经济目标单位等开展疏散掩蔽训练。结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具体职责使命,有计划有步骤开展针对性训练。结合真实的突发事件场景,广泛开展模拟训练、想定科目训练和实装操作训练,不断提高队伍成员的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检验各类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
四、深化联合协同,凝聚力量之基完善协同机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也至关重要。人防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机制,加强与军队、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定期组织联合演练,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深入分析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人防专业队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应对效率和效果。按照“实案化、实名化、实装化”的标准要求,定期组织人防专业队伍参与人防指挥部带实兵的综合性演练,采取防空与防灾相结合、战术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训练相结合,不断灵活室内推演、实地演习等方式,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以及人防专业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和行动协同能力。广泛采取“考、比、拉”等竞赛活动,组织专业技能、战术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内容的针对性训练,确保队伍成员熟练掌握各种应急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应急流程和规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能力和协同水平。
聚焦使命任务,锤炼人防专业队伍技战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关于人民防空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战领建、以训促建,不断提升人防专业队伍的技战素养,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