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国防动员>国防教育

三次报名参军未果,今年圆梦的他做了什么?

2025-09-15 16:09 信息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打印

“去年在资兴看到村民因洪水受困,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穿上军装保护更多人。”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役前教育训练场上,准新兵朱俊龙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眼神里满是坚定地说道。这位即将奔赴军营的年轻人,不仅带着对军旅的憧憬,更藏着从救灾一线淬炼出的初心。

去年七月底,资兴市突发洪水,消息传来后,朱俊龙第一时间向苏仙区南塔街道报名,以民兵身份奔赴受灾现场。彼时的灾区,道路被淤泥封堵,村民出行受阻、生活受困。没有丝毫犹豫,扛起铁锹加入清淤队伍,深一脚浅一脚地帮村民铲去道路上的泥浆。遇到被洪水冲断的路段,他和其他民兵一起搬石块、铺木板,一点点打通村庄的“生命通道”。看到老人、孩子过河不便,他主动上前搀扶,一次次往返于湍急的水边。几天下来,衣服被泥水浸透又晒干,手上磨出了水泡,他却没喊过一句累,当地村民提起他,都忍不住称赞:“这小伙子,是真心为我们办事!”

(身着黑色衣服的是朱俊龙

救灾途中,一则消息让朱俊龙内心深受震撼——洪水发生当晚,当地一对村民夫妇不幸被洪水冲走。“那一刻突然懂得了,‘守护’不再是轻飘飘的两个字,而是能真正能够守护住百姓们的力量。”从那时起,“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这份信念,在他心里扎下更深的根,也成了他坚持应征入伍的动力源泉。


其实,这已经是朱俊龙第四次报名参军。此前三次,他分别因学历不达标、身体条件未通过而与军营失之交臂,但他从没想过放弃。为了实现梦想,他一边提升学历,一边针对性加强体能训练,每天跑步5公里,午休时练习跳绳,晚上再加练立定跳远,风雨无阻。“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凭着这股韧劲,他终于在今年的征兵中顺利通过各项考核,拿到了通往军营的“入场券”。


当被问及最想去哪里服役时,朱俊龙毫不犹豫地说:“新疆陆军!我知道边疆条件苦,但那里是祖国的西大门,需要有人守护。我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去最需要的地方,当一名能打仗、打胜仗的士兵!”


巧合的是,今年上半年,苏仙区另一位二次应征入伍的新兵,也曾在资兴救灾中贡献过力量。从抗洪一线的“逆行者”,到役前训练场上的“追梦人”,苏仙新兵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也让役前教育多了一份“看得见、学得到”的精神力量。


如今在役前教育训练场上,朱俊龙依然保持着抗洪时的拼劲,队列训练站得笔直,体能考核争着靠前,休息时不仅会默默地回忆自己的错误,还会把自己的训练心得与队友分享。“以前在灾区保护村民,今后穿军装护家国,身份变了,但我的初心没变。”朱俊龙说道,他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着踏入军营的那一天,用青春和热血,兑现当初在救灾现场许下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