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国防动员>经济动员

多措并举做好国防动员经费保障工作

2024-09-24 16:09 信息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打印

国防动员经费是国家用于国防动员活动的专项支出,是国防动员财力保障的重要来源。国家是国防动员所需经费的保障主体。《国防动员法》第六条明确:“国家保障国防动员所需经费。国防动员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但在实践使用管理过程,经费保障在预算编制、支出结构、运营维护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立足现有经费规模合理统筹使用成为国防动员起步加力的重要保证。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主体保障落实落地
政府应确保将国防动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专门用于国防动员建设。地方财政局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和引导各类资金资源,不断强化财政支撑,全力国防动员工作提质增效。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充分考虑国防动员工作的实际需求,给予合理的经费安排。同时,建立国防动员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逐年提高国防动员经费的投入额度。地方国防动员办公室可以参考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相应调整国防动员经费的预算,持续加大资金资源整合力度,优化组合财政工具,大力支持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重点国防动员项目,确保现有合同顺利履行。要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早期人防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加固维修、改造升级,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对过街通道、地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人防工程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提前做好人防工程防汛抢险预案,确保人防工程汛期安全。
二、拓宽经费筹集渠道,扩大国动社会影响
要立足长远,积极支持国防宣传教育,扩大国防动员的“广告费”的使用效能,支持国防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充分发挥国防动员职能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国防动员经费筹集。通过设立国防动员基金、开展国防动员捐赠活动等方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国防动员事业贡献资金。对积极参与捐赠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荣誉表彰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国防动员资源开展有偿服务。将部分国防动员设施在非战时出租给企业或社会组织使用,收取一定的租金用于国防动员经费补充。同时,要统筹资金资源,有力保障展馆建设、展厅布置、水电暖通等配套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工作有序开展,发挥国防动员“形象窗口”示范作用,扩大社会影响面,并严格规范市场化运作的范围和程序,确保不影响国防动员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经费管理和监督,优化升级预算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国防动员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审批程序和报销标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支出的审核和把关,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规、合理。要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内部监督由国防动员部门的财务机构负责,对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外部监督可以邀请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对国防动员经费进行专项审计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国防动员经费的绩效管理,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对经费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要聚焦当前预算管理改革,加大实施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抓实绩效管理等系列改革措施。持续实施严控增量、优化结构、统筹盘活等管理举措,推动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在优化支出结构上,区分轻重缓急和支出性质,建立应保尽保、量力而行、统筹保障的支出审核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评审的前置把关作用,抓实全过程绩效管理,适情调整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方向,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采取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及绩效考核挂钩机制,督促部门提升绩效管理意识,切实提高国防动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经费保障的质量水平
要抓好国防动员经费管理人才的持续培养。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提高经费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对经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要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具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国防动员部门,为国防动员经费保障工作提供人才支持。要培育与国防动员经费管理信息系统相配套的管理人才,确保经费预算、收支、核算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国防动员经费的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安排经费预算,提高经费保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