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主席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面对日趋激烈的大国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面对军事变革的时代要求,军队院校培养造就优秀科技人才,必须适应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贯通教育塑造、培养锻炼、管理监督、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正向激励等各环节,精心扶持、精细培育,着力构建一体衔接、同向发力的育人工作格局。
育人如育苗,必须多措并举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要认识到,政治上不可靠,本事越大危害越大;越是高层次人才,越要夯实政治素质。必须坚持政治引领,常态化开展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坚持政治标准,把握对党忠诚的时代要求,从价值追求、精神境界、思想品质、道德操守等多维度培养锻造,确保培养的人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注重工作蹲苗,把握人才成长渐进性、层次性、阶段性等特征,搭建梯子、鼓励出新,善压担子、敢给任务。及时关心爱护,始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健全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建立沟通交流平台,激发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千里马是跑出来的,人才也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科技人才的成长发展,需要有组织、有规划的岗位锻炼、专业训练。要发挥“导师+团队”聚合力,优选科研创新有实绩、未来发展有潜力、团队建设有想法、学科发展有点子的优秀人才,遴选军内外科技帅才、学科领军人才等,对好苗子开展精准指导帮带。同时,将培养对象放到团队中协同孵育,支持其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请课题,给予专项扶持经费,最大限度挖掘人才成长潜力。增强“人才+工程”驱动力,突出个性培育托举,针对不同类别高层次科技人才特色优势、发展潜力,因材施教设计成长路径。充分依托各层级重大工程,把人才放到任务一线、关键岗位,通过在“事上练”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强化“赛马+孵化”创新力,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机制,推荐战略人才、领军人才揭榜挂帅国家和军队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大任务,特别是对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和“卡脖子”技术等,鼓励科技人才勇闯“无人区”、勇于挑战和攻克重大原创科学问题。
人才发展靠团队,团队创新靠人才。要突出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优先配置人才资源,支持吸纳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培养对象进入团队、融入集体。注重在科研攻关中发现和培养学术造诣深、学术道德好、学术声望高的团队带头人,通过“传帮带+压担子”,带领团队成员快速上路。注重平台历练,充分发挥国家和军队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作用,给予团队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等配套政策,加速优秀人才汇聚和使用。支持团队参加重大演训活动、重要军事课题研究等,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
人才理念先进,才能激活人才建设“一池春水”。构建内外交融模式,推动科技人才进入联合作战“指挥链”,健全部队代职锻炼、军地协作人才培养等机制,推行国际国内访学交流制度等,积极推动人才“走出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着眼“高精尖缺”、坚持需求导向,建设人才引进联络站,多措并举探索引才路子,大力推动人才“引进来”。集中力量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打破单位、学科、领域壁垒,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专业交叉、理工结合、联合攻关,有效推动人才“融起来”。营造争先氛围,遴选先进典型创新团队,围绕团队抓建、人才成长等经验做法,精心梳理总结宣扬,以点带面、推广复制。挖掘培塑科技人才先进典型,用好线下线上平台广泛宣扬,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形成人才济济、群贤毕至的生动局面。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