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理论前沿

坚持全面聚焦新质新域 推进国防动员跨越发展

2024-11-01 09:11 信息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打印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安全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从历史长河中聚焦未来战争发展趋势,短期看政治因素和军事需求牵引的作用比较大,中期看经济发展与经费支撑的影响明显,长期看科技发展对战争具有长远、内生、颠覆性和革命性影响。因此,国防动员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全面聚焦新质新域,推进跨越式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求,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新质新域对于国防动员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对战争颠覆性影响的深入分析表明:科技正在推动AI主导下的赛博与认知对抗、无人化与集群作战、高超声速对抗、多域融合与跨域攻防、新质综合防御、生物交叉竞争、开源争夺和利用等新质战斗力快速成型,核威慑、赛博威慑、空间威慑、高超威慑、自主集群威慑、全球快反威慑和军工基础威慑正在重构未来战略体系,战争正加速迈向新的历史阶段。一是适应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转变。新质作战力量如网络战、太空战、无人作战等不断涌现,新的作战领域如深海、极地、深空等不是科学幻想、而是科学预测,并逐渐成为战略竞争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动员必须聚焦新质新域,及时调整动员的对象、内容和方式,以满足现代战争对新型作战力量和资源的需求。二是提升国家战略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新质新域往往代表着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前沿方向,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将直接转化为国家的战略竞争力。通过聚焦新质新域的国防动员,可以充分整合国家的科技、产业和人才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增强国家综合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质新域不仅涉及军事领域,还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在新质新域的国防动员中,可以实现军事与非军事资源的有机融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家综合安全保障体系,有效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二、当前国防动员在新质新域面临的挑战
科技牵引时代发展,坚持顺应科学技术发展是国防动员的应有内容。但也要清醒认识,当我们意识到搭乘现有科技发展时,已被远远甩在了时代后面。因此,要紧盯科技发展趋势变化,不仅要向当前新质新域要国防动员能力,更要本着向前看20年的视距,以科技视角审视新质新域可能给国防动员带来的新变化新驱动。然而,国防动员相关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国防动员领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滞后。部分领导干部和民众对新质新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国防动员观念上,特别是受省军区大陆军思想影响,体系观念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健全不够系统,对新质作战力量和新兴作战领域的关注不够。这种思想观念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国防动员在新质新域的发展。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在新质新域的国防动员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或不完善的地方,缺乏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技术对国防动员影响的相关评估和严判,更缺乏对新质作战力量动员、新兴作战领域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这使得国防动员在新质新域的组织实施缺乏法律依据,难以有效开展。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国防动员涉及军队、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个主体,需要建立健全高效的体制机制来协调各方行动。然而,在新质新域,现有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如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动员决策机制不灵活等,影响了动员的效率和效果。四是人才队伍匮乏。新质新域的国防动员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民用技术也不可能一次性就转入到民用技术,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一定的紧前的技术储备。目前,我国在网络安全、太空技术、人工智能等新质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国防动员的需求。同时,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存在不足,难以快速培养出适应新质新域国防动员要求的人才。五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新质新域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还存在短板,如芯片技术、高端制造技术等,这制约了新质作战力量的发展和新兴作战领域的开拓。同时,国防动员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不够,难以推动技术创新与国防动员的深度融合。
三、坚持全面聚焦新质新域,推进国防动员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马克思曾指出:“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未来新质新域是深层次的,不仅体现在有形空间,也体现在社会、认知等无形空间,“后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巨变要求国防动员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法规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先一手”。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新质新域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新质新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领导干部和民众对新质新域的认识和关注。要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参加新质新域国防动员专题培训,学习新的战争形态、作战理念和动员方法,更新思想观念。要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各级国防动员部门和相关单位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质新域国防动员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国防动员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为新质新域国防动员提供法律保障。加快立法进程。制定出台专门的新质新域国防动员法律法规,明确新质作战力量动员、新兴作战领域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为国防动员在新质新域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要细化法律条款。对新质新域国防动员法律法规中的具体条款进行细化和明确,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要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新质新域国防动员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三是健全体制机制,提高新质新域国防动员的效率和效果。优化动员机构设置。根据新质新域国防动员的特点和需求,优化国防动员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提高动员机构的工作效率。要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军队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在新质新域国防动员中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灵活的新质新域国防动员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要强化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新质新域国防动员评估机制,对动员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为改进动员工作提供依据。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为新质新域国防动员提供智力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新质新域国防动员人才培养规划,加大对网络安全、太空技术、人工智能等新质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院校培养、在职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适应新质新域国防动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新质新域国防动员中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推动技术创新,为新质新域国防动员提供技术支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大对新质新域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我国在新质新域的技术水平。要促进军民融合创新。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创新资源共享,推动新质新域技术创新与国防动员的深度融合。要加强国际合作创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在新质新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全面聚焦新质新域,推进国防动员跨越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质新域对于国防动员的重要意义,正视当前国防动员在新质新域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国防动员在新质新域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实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军队、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国防动员在新质新域的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