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理论前沿

强化地方政府国防动员职能的路径探讨

2024-08-23 15:08 信息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打印

国防动员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协同配合,动员的对象、地域大多集中在地方,动员管理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基层单位去落实,交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去配合去完成。因此,要确保各项国防动员工作有效有力的落地落实,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防动员管理机制,必须强化政府的动员职能。

一、提高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化国防动员职能
国防动员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化地方政府国防动员职能,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强化这一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家安全面临着多种威胁和挑战。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层级,必须深刻认识到国防动员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其次,这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国防动员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地方政府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化国防动员职能,才能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再者,提高思想认识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担当。明确国防动员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地方政府应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参与国防动员的积极性;加强与军队的沟通协作,形成军地合力;加大对国防动员工作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总之,提高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化地方政府国防动员职能,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狠抓规章落实,以高度的法律自觉强化国防动员职能
地方政府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强化其动员职能是地方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1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地行政管辖区域内的征兵、民兵组织、预备役、国防教育、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国防设施保护,退出现役军人的安置和拥军优属等工作。"法律明确赋予地方政府这项权限,必须承担这一职能,不能缺位。第一,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制度能够确保国防动员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明确国防动员的程序、职责、权利和义务,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地方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二,高度的法律自觉有助于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行国防动员职责,切实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狠抓落实能够促进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法规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了强化地方政府国防动员职能,必须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人作为国防动员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把动员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范围,促进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各级党政军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国防动员工作的法律和文件精神,把握国防动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案,认真履行其职权。
三、健全运行机制,以高度的行动自觉强化国防动员职能
健全运行机制是地方政府有效履行国防动员职能的重要保障,而高度的行动自觉则是确保这一机制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健全的运行机制能够明确各部门在国防动员中的职责和分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情况。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确保国防动员的重大事项能够迅速、准确地得到决策和部署。同时,优化协调机制,促进军地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而高度的行动自觉要求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国防动员工作中,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因此,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同步筹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抓住国防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共同性,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达到双赢的目标。如果军需民用的科研成果可以相互借鉴,加速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另外,强化地方政府国防动员职能,必须解决国防动员投入机制。建立良性的国防动员投入机制,包括投入目标、投入结构、投入渠道和有效的投入评估体系。地方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投入,确保其动员职能的行使。这也是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国防动员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四、融合社会力量,以高度的管理自觉强化国防动员职能
融合社会力量是地方政府在国防动员工作中发挥更大效能的重要途径,而高度的管理自觉则是实现这一融合的关键要素。社会力量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潜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信息等方面。通过融合社会力量,地方政府能够拓展国防动员的资源渠道,增强动员的广度和深度。高度的管理自觉意味着地方政府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融合社会力量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要主动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策略,以吸引和整合社会各方的优势资源。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其所能提供的支持和需求。同时,搭建平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推动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的转化应用。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规范和监督,确保社会力量的参与合法合规、有序有效。制定明确的标准和流程,对融合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任务分配等进行精细管理,防止出现混乱和浪费。此外,还应加强激励措施,对积极参与国防动员的社会力量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激发其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