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供给与国防动员需求相对,是国防动员准备与实施的实际步骤,当国防动员供给用于战争需求时,国防动员供给就转化为国防实力的一部分;当用于应对紧急状态时,就转化为国家危机管理的一部分;当用于国家宏观调控时,就转化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国防动员供给具有层次性、从属性、复杂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只有按照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才能有效确定国防动员供给的方向、重点、种类、内容、规模、强度和时间等。
一、确定国防动员供给的基本原则要坚持“需求牵引、潜力对接,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协调有序、快速高效,急用优先、满足需要”的原则确定国防动员供给,并做到:
一是统筹兼顾原则。要综合考虑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还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既要满足确定性需求,还要做到留有余地。二是突出重点原则。根据战争或紧急情况的性质、规模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确定动员供给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动员供给任务,满足国防需求和重点保障方向。三是平战结合原则。要多预案准备、多手段筹措,要利用各项潜力摸底和统计调查,把工作做在平时。在供给具体实践活动中,平时的建设和准备要充分考虑战时的需要,实现平时与战时的有效衔接和转换。
二、确定国防动员供给的主要方法通常情况下,确定国防动员供给采取比照需求、潜力推算、模拟测算和动员演练等方式方法,最终按照留有一定机动的比例进行确定。并发挥好以下相关功能:一是计划调配。国防动员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依据预先制定的国防动员计划,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分配和调度,才能确保国防动员供给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二是市场调节。要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第三只手”的作用,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规律驱动、政策激励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国防动员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行政指令。国防动员供给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具有一定权威性,而国防动员供给的提供主体又多为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元性和复杂性。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行政手段下达动员命令,强制相关单位和个人履行动员义务。
三、确定国防动员供给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需求评估。对国防动员的需求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初步了解掌握国防动员供给可能需要的品种、参数、规模、技术和时序等参数。第二步,资源摸底。要想彻底搞清国防动员潜力和实力,清查可用于动员供给的各类资源状况,正确推算出不同类型国防动员实力的各种参数,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摸底工作。第三步,制定方案。根据需求和资源情况,按照需求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动员供给方案。第四步,组织实施。按照方案组织开展动员供给工作。第五步,监督检查。对动员供给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和资源的合理使用。第六步,反馈调整。国防动员供给是一项闭环工作,只有不断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才能保证国防动员供给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要根据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和反馈,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