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场场接地气、暖民心的活动在各地乡村铺展开来,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让村民在家门口收获满满幸福感与获得感。
携手共建 帮扶情深
在临武县西瑶乡大岭背村,一条蜿蜒的硬化路如银绸带般贯通村庄,向大山深处延展;成片的特色作物在阳光下舒展新绿,长势喜人;新修建的文体中心的大楼里,不时传出村民们欢快的谈笑声……

连日来,临武县人武部积极协调军队帮扶资金,申请军队援建经费帮助西瑶乡大岭背村修建产业路硬化和茶叶加工车间,方便村民出行,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协调新建一栋文体中心,解决了易地搬迁村民多年来的没有文体活动场所的难题;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解决了异地搬迁安置点房屋局部漏水的问题……同时,县人武部立足大岭背村资源禀赋,开展精准帮扶,邀请地方企业和农技专家实地“把脉问诊”,协助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积极筹措资金,为村里引进了高品质的东山云雾茶项目,推广标准化生产,采取“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大岭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多项举措助力大岭背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

“以前村里没产业,在家没事做,只能外出务工。现在有了茶叶基地,可以除草、施肥,一天可以收入上百,生活也不错了。”村民雷志英介绍起现状,脸色的喜色溢于言表。
军民“夜话”零距离
夜色阑珊,华灯初上,在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镇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夜话”活动正在举行。兼任区委常委、冷水滩区人武部主官与区镇的领导干部、庙山村民围坐一堂,共话发展蓝图。

“今晚大家不说套话、直抒胸臆,我们就是来听问题、找方法、谋发展的。”亲切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村民们的距离,也点燃了现场交流的热情。“目前伊塘镇中心街区自来水工程项目推进之际,是否可以借此项目的机会,将庙山村集中建房点自来水的水表开户到各家各户?”“当前老百姓种田需要烧火灰,但是烧田埂与禁止露天焚烧的政策和相关法规有矛盾,相关的虫害政府能否给予农药物资支持?”
“镇里将对接自来水公司,争取能将该项目惠及到村……”“我们会想方设法解决种植的虫害问题……”区人武部的主官在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详细记录,把村民们提出的每一个“小烦恼”,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督促相关区镇干部一起出谋划策解决落实,一个个难题在看似家长里短的聊天中迎刃而解,接地气,暖人心。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用“乡音土话”进行了政策宣讲,让政策法规在村民“一看、一听、一问、一答”中入脑入心。
军民同心抢收忙

“一、二、三,加油!”祁东县油茶林绿浪翻涌,清香四溢,嘹亮的号子声在在油茶基地里回荡,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战,因一片跃动的“迷彩绿”而格外动人。
县人武部组织的民兵助农小分队队员们,士气高昂、动作迅捷,三人一组、五人一队,穿梭于茂密的油茶树间。有人负责用长竿精准敲打高处的果枝,有人负责在树下麻利地捡拾,饱满油亮的油茶果如同雨点般落入筐中,很快便堆积如山。汗水浸透了迷彩服,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充实的笑容。 原来,县人武部领导在了解到退役军人江清平家中油茶基地茶籽喜获丰收却紧缺收劳动力抢收的情况后,迅速组织起一支由民兵和党员干部组成的“助农突击队”,帮助江清平家抢收茶籽。

夕阳映照,一筐筐油茶果被装车运出。山野之间,那抹动人的迷彩色与层层叠叠的油茶林交相辉映,绘就一幅金秋最美的丰收画卷。现场负责人表示:“这次助农抢收,解决的是实际困难,温暖的是军心士气。这既是一次生动的拥军优属实践,也是一次特殊的民兵练兵活动,在服务人民中践行宗旨,在急难险重中锤炼队伍,这正是我们民兵的使命所在。”
秋收一线 迷彩闪耀 已到霜降时节,永顺县高坪乡那丘村向建发家中却还有两三亩地的玉米没收,向建发两老口已经快80岁了,孩子都在外打工,老太太腿不好,行走都要靠拐杖,根本无法把玉米从地里背到家里,眼看玉米都快要烂在地里了,两老口急在心里,却力不从心。县人武部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情况后,迅速组织了一支民兵助农小分队,帮助抢收玉米。

民兵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负责掰玉米,动作麻利地将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从秆上掰下;有的负责装袋,将金黄的玉米归拢整齐;有的负责运输,肩扛手提,将一袋袋玉米运送到地头集中堆放。大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只想一鼓作气把玉米收完,一抹跃动的“迷彩绿”成为了田野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历时6个小时,民兵们将玉米全部抢收完成,金黄的玉米堆满了院落,两老口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了!”老太太激动地拉着民兵的手,连连道谢。